悠悠岁月寄深情 听前辈讲述编辑部往事——《教育文摘周报》原副主编陈德森、原编辑部主任傅立来院交流指导

2024.05.27 100

2024年5月27日上午,在院离退休工作处的大力支持下,教育文摘周报社举办了报社党小组活动暨报社老领导老同志交流座谈会(第二期),邀请教育文摘周报社原副主编陈德森和原编辑部主任傅立来院交流指导。中国教科院副院长陈如平出席了会议,院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马丽以及报社全体人员参会。

座谈会上,副院长陈如平介绍了教育文摘周报数字报的建设和运营情况。教育文摘周报社主编马延伟介绍了报社近年来发展情况以及教育文摘周报创刊四十周年纪念活动的筹备情况。

原副主编陈德森于1995年至2008年任职,她重点回顾了当时《教育文摘周报》的编校工作和发行方式,详细介绍了报社组织相关活动增强社会影响力的经验做法。她回忆当年没有电脑排版软件的时候,编辑们都练就了高超的画版技能,可以做到版面字数误差在三个字以内。她结合工作经验,认真解答了现任编辑请教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指导。

原编辑部主任傅立于1983年至1990年任职,他结合创刊的档案文件和工作经历强调了办报导向的重要性,并为参会者生动地讲述了“编辑部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为加强国内外教育情报交流工作,中央教科所发挥外语人才优势,依托所内的外国教育研究室多语种科研力量新组建成立了教育情报研究室,曹青阳同志任主任(后担任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探索创办了为上级教育决策服务的《教育情报参考》和为教育基层服务的《教育文摘》两份刊物。在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办刊批复后,作为首任编辑部主任,傅立精心设计了“教育文摘”报头;首任主编曹青阳同志围绕国家教育政策导向,严抓报纸文风,按照“短平快”原则确立文摘篇幅、来源和内容质量标准。在当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编辑们文能伏案编稿摘译,武能下印厂拣活字、查排版,不分寒暑在凌晨四五点钟开货车送报至北京火车站的报刊发行局。编辑部全员实打实干、摸索总结,从无到有,开发出一整套报纸编辑、出版、发行的工作流程。他们在教育情报领域勇于开拓的首创精神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专业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参会者。

回望过往,有如徐徐展开一幅时代画卷。前辈们小心翻阅着1984年创刊当年和90年代出版的报纸合订本,轻轻抚摸着发黄的纸张,感慨万千。透着墨香的每份报纸都承载着初代办报人的创想和热情,已然成为一座坚韧进取的精神丰碑,指引着后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花影扶疏流年静,岁月清浅日生香。五月的这一天,新老办报人欢聚一堂,回顾悠悠岁月、分享办报点滴,与会人员相谈甚欢,气氛温馨、温暖。